ky·体育(中国)有限公司-BinG百科

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
转自楚天都市报:ky体育北京创业九公司总裁黄敏——在盛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
发布时间:2019-06-13浏览次数:16500

微信图片_20190613161045.jpg

ky体育北京创业九公司总裁黄敏——

在盛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

楚天都市报记者 庞正


黄敏珍藏着一大摞从2003年开始的荣誉证书:特别贡献奖、最佳经理奖、销售专家,等等。有的证书因为年代久远纸张已经开始发黄,但所有证书都被她保存得平平整整、一尘不染。

她珍惜集团公司颁发给她的这些荣誉,这些荣誉也鞭策她奋力前行。她说:“在盛隆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大家你追我赶,互相激励,都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。”

 

一、乐此不疲 住地下室跑项目浑身干劲

 

黄敏是ky体育最早到北京开拓市场的元老之一。与同事记忆里啃烧饼、坐公交、吃泡面的艰辛相比,那段艰苦拼搏的时光于她而言全是欢乐的记忆。至今她说起那些往事,仍是满面纯真快乐的笑容。

黄敏是枣阳人,原本在枣阳百货公司工作,捧着“铁饭碗”。1997年底,在盛隆工作的同学告诉她,集团准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。从没出过省、最远只到过武汉的黄敏,心里腾起关于首都的梦想。第二年3月,她如愿来到了北京。

白天坐公交,她觉得很快乐,天天看梦中的北京;夏天想躲阴凉就进大商场去,也是享受;午饭有时到清华北大的食堂去吃,还能感受顶级学府的氛围。到了晚上,回到地下室,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,有固定住处就行。而且同事们在一起,每天晚上轮流做饭,大家一起吃饭、分享一天的感受,相处十分融洽。

那年夏天,她抽空回了趟枣阳,把家里开的化妆品店转让出去,回到北京买了手机,一心一意要在首都闯天下。

到深秋时节,同事谢远芹率先拿下一个数千元的订单。这对黄敏是一个激励,从那天起,她中午也不进商场休息了,每天起早贪黑扎扎实实坐公交车找项目,终于在下大雪的12月份,拿下一个设备制造厂的订单,金额达30余万元。

在与合作方交流的过程中,她发现自己有个技术问题没解释到位,心里很遗憾。回到住处跟同事们交流,有擅长技术的就来帮忙解答。谢远芹当天晚上就陪她一起,在大雪天里乘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赶到客户家里,当面向人家解释清楚。客户很是感动,使订单顺利往下推进。

“这是一次难忘的记忆。那时候我们互相帮助,还有很多感人、有趣的事情。”黄敏告诉记者,有一次,有同事给客户送去的配电柜不符合要求,要进行改装。同事们就在地下室里一起动手帮忙,她还和另一名女同事比赛看谁改得又快又好。全部完成了,杀开一个大西瓜,大家一人捧一块啃起来,欢声笑语弥漫在回忆中。

从1999年开始,黄敏的事业一年上一个台阶,单个合同破百万元、年销售额数百万元……而在这个过程中,她始终感到很开心,觉得自己找对了工作,很适合在盛隆这个平台上大展拳脚。

 

二、呕心沥血 认真“备课”年年拿千万订单

 

2003年到2013年,是黄敏频频在集团拿奖的时期。那时候,她每年的订单都突破千万元,业绩在集团名列前茅。

说难也难。黄敏告诉记者,有一年,她一共做了40多个订单,加起来才超过千万元。说不难,也不难。黄敏说,她的诀窍是提前做好功课,找到项目负责人,把想说的都说出来,一般就能成。

黄敏有很多好的工作习惯,比如看新闻联播,了解国内外大事和趋势;比如在每见一个客户前,都认真“备课”,查找以前类似的成功案例或行业相关情况,认真做好准备工作,与客户见面时能侃侃而谈,句句说到对方心坎上;还比如,她会把自己跟进的项目制作成一个表格,哪些是眼前亟待跟进的紧急项目,哪些是中期项目,哪些是远期追踪项目,一目了然。表格半年更新一次,就粘贴在家里的柜子上或书房墙上,进门就能看到,督促提醒自己。

“用心把准备工作做充分,就不会有九九八十一难。”黄敏笑着告诉记者,有时她去参与投标,有的同行听说她参与了,就主动退出,因为知道她既然来,一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,一定会把项目拿下。

当然,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,也还是要靠勤奋和执着才能达到目的。黄敏介绍,2006年,她想做国家体育中心能源动力站改造的项目,当时去找对方单位负责人,她总是推脱,两三句话就把黄敏打发走了。那年黄敏住在石景山区,为了能在上午8点钟准时到达对方负责人办公室门口,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,6点50分把孩子交给学校门口的门卫,就坐车出发了。连续多日早上8点准时到访,终于有一天,对方负责人有空闲时间,黄敏抓住机会,把之前做的准备工作全部用上,把想介绍的内容全说出来,对方马上表现出兴趣,请专业工程师过来跟黄敏对接,并很快将盛隆纳入合作单位名录。不久,黄敏团队中标这个项目,订单额达200多万元。

十多年间,黄敏靠用心、努力,拿下2008年奥运曲棍球训练场、奥体中心、水立方、中国银行、同仁医院、北大医学部等多个项目,让盛隆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首都的各行各业。

“在盛隆的‘群体老板’机制下,我有更多责任,也有更多积极性。”黄敏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,“我总说,放在别的地方,黄敏不会这样如鱼得水。”

 

三、人尽其才 早打卡制度激出营销精英

 

“一颗星星不漂亮,满天的星星才漂亮。”这是黄敏的心里话,也是盛隆的企业理念。黄敏自己成长起来之后,就开始组团队、带新人,希望更多人在盛隆平台上取得成功。

她特别会“因材施教”,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,帮助新人进步。2014年加入团队的陈婷婷,从车间出来当销售助理,熟悉销售工作后,主动提出转岗做销售,黄敏欣然应允。但陈婷婷有个缺点,她不愿意早起,跑了半年也没什么起色。“北京的交通现状摆在眼前,如果你7点起床,可能上午10点、11点才能到客户办公室,一上午只能见一个客户,效率太低了。”黄敏说,她马上在团队内部启动早打卡、晚汇报制度,相互督促激励。至今,黄敏还每天早上5点40分左右准时在公司销售人员群里打卡,同事们最晚的也在6点就起床打卡了。在这个制度激励下,陈婷婷的精神面貌马上得到改善,工作也很快有了进展。2016年,她的个人订单超过千万元。

2017年加入团队的卢君丽,非常勤奋,每天早上6点之前起床,6点半就出门了,家人还鞭策她:“怎么起那么晚?我们4点多就已经下地干活了。”卢君丽身勤,能把项目跑回来,但对技术和商务不太在行。黄敏就建议她采取团队作战的方式,把项目谈回来后,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马上跟进,各自发挥长处,同时鼓励卢君丽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习,提升自我,她也很快得到进步。

退伍军人夏鹏,刚加入团队时不太善于向客户推介自己,黄敏就带着他一起去见客户,展示盛隆,推介夏鹏。最终顺利拿下那个项目,坚定了夏鹏在盛隆发展的信念,他也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,2018年一举成为“千万订单英雄”。

“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。”黄敏说,从传统配电柜到集团最新的智能用电新商品,从一个商品到设计、设备、施工的全产业链,行业发展越来越好,集团发展越来越好,她也会为盛隆作出更大贡献,做好传帮带工作,让北京九公司和公司同事们,都越来越好。

 

ky体育北京创业九公司总裁黄敏——

在盛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

楚天都市报记者 庞正


黄敏珍藏着一大摞从2003年开始的荣誉证书:特别贡献奖、最佳经理奖、销售专家,等等。有的证书因为年代久远纸张已经开始发黄,但所有证书都被她保存得平平整整、一尘不染。

她珍惜集团公司颁发给她的这些荣誉,这些荣誉也鞭策她奋力前行。她说:“在盛隆这样一个广阔的平台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大家你追我赶,互相激励,都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。”

 

一、乐此不疲 住地下室跑项目浑身干劲

 

黄敏是ky体育最早到北京开拓市场的元老之一。与同事记忆里啃烧饼、坐公交、吃泡面的艰辛相比,那段艰苦拼搏的时光于她而言全是欢乐的记忆。至今她说起那些往事,仍是满面纯真快乐的笑容。

黄敏是枣阳人,原本在枣阳百货公司工作,捧着“铁饭碗”。1997年底,在盛隆工作的同学告诉她,集团准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。从没出过省、最远只到过武汉的黄敏,心里腾起关于首都的梦想。第二年3月,她如愿来到了北京。

白天坐公交,她觉得很快乐,天天看梦中的北京;夏天想躲阴凉就进大商场去,也是享受;午饭有时到清华北大的食堂去吃,还能感受顶级学府的氛围。到了晚上,回到地下室,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,有固定住处就行。而且同事们在一起,每天晚上轮流做饭,大家一起吃饭、分享一天的感受,相处十分融洽。

那年夏天,她抽空回了趟枣阳,把家里开的化妆品店转让出去,回到北京买了手机,一心一意要在首都闯天下。

到深秋时节,同事谢远芹率先拿下一个数千元的订单。这对黄敏是一个激励,从那天起,她中午也不进商场休息了,每天起早贪黑扎扎实实坐公交车找项目,终于在下大雪的12月份,拿下一个设备制造厂的订单,金额达30余万元。

在与合作方交流的过程中,她发现自己有个技术问题没解释到位,心里很遗憾。回到住处跟同事们交流,有擅长技术的就来帮忙解答。谢远芹当天晚上就陪她一起,在大雪天里乘坐公交车一个多小时赶到客户家里,当面向人家解释清楚。客户很是感动,使订单顺利往下推进。

“这是一次难忘的记忆。那时候我们互相帮助,还有很多感人、有趣的事情。”黄敏告诉记者,有一次,有同事给客户送去的配电柜不符合要求,要进行改装。同事们就在地下室里一起动手帮忙,她还和另一名女同事比赛看谁改得又快又好。全部完成了,杀开一个大西瓜,大家一人捧一块啃起来,欢声笑语弥漫在回忆中。

从1999年开始,黄敏的事业一年上一个台阶,单个合同破百万元、年销售额数百万元……而在这个过程中,她始终感到很开心,觉得自己找对了工作,很适合在盛隆这个平台上大展拳脚。

 

二、呕心沥血 认真“备课”年年拿千万订单

 

2003年到2013年,是黄敏频频在集团拿奖的时期。那时候,她每年的订单都突破千万元,业绩在集团名列前茅。

说难也难。黄敏告诉记者,有一年,她一共做了40多个订单,加起来才超过千万元。说不难,也不难。黄敏说,她的诀窍是提前做好功课,找到项目负责人,把想说的都说出来,一般就能成。

黄敏有很多好的工作习惯,比如看新闻联播,了解国内外大事和趋势;比如在每见一个客户前,都认真“备课”,查找以前类似的成功案例或行业相关情况,认真做好准备工作,与客户见面时能侃侃而谈,句句说到对方心坎上;还比如,她会把自己跟进的项目制作成一个表格,哪些是眼前亟待跟进的紧急项目,哪些是中期项目,哪些是远期追踪项目,一目了然。表格半年更新一次,就粘贴在家里的柜子上或书房墙上,进门就能看到,督促提醒自己。

“用心把准备工作做充分,就不会有九九八十一难。”黄敏笑着告诉记者,有时她去参与投标,有的同行听说她参与了,就主动退出,因为知道她既然来,一定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,一定会把项目拿下。

当然,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,也还是要靠勤奋和执着才能达到目的。黄敏介绍,2006年,她想做国家体育中心能源动力站改造的项目,当时去找对方单位负责人,她总是推脱,两三句话就把黄敏打发走了。那年黄敏住在石景山区,为了能在上午8点钟准时到达对方负责人办公室门口,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,6点50分把孩子交给学校门口的门卫,就坐车出发了。连续多日早上8点准时到访,终于有一天,对方负责人有空闲时间,黄敏抓住机会,把之前做的准备工作全部用上,把想介绍的内容全说出来,对方马上表现出兴趣,请专业工程师过来跟黄敏对接,并很快将盛隆纳入合作单位名录。不久,黄敏团队中标这个项目,订单额达200多万元。

十多年间,黄敏靠用心、努力,拿下2008年奥运曲棍球训练场、奥体中心、水立方、中国银行、同仁医院、北大医学部等多个项目,让盛隆的产品和服务进入首都的各行各业。

“在盛隆的‘群体老板’机制下,我有更多责任,也有更多积极性。”黄敏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,“我总说,放在别的地方,黄敏不会这样如鱼得水。”

 

三、人尽其才 早打卡制度激出营销精英

 

“一颗星星不漂亮,满天的星星才漂亮。”这是黄敏的心里话,也是盛隆的企业理念。黄敏自己成长起来之后,就开始组团队、带新人,希望更多人在盛隆平台上取得成功。

她特别会“因材施教”,根据不同人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,帮助新人进步。2014年加入团队的陈婷婷,从车间出来当销售助理,熟悉销售工作后,主动提出转岗做销售,黄敏欣然应允。但陈婷婷有个缺点,她不愿意早起,跑了半年也没什么起色。“北京的交通现状摆在眼前,如果你7点起床,可能上午10点、11点才能到客户办公室,一上午只能见一个客户,效率太低了。”黄敏说,她马上在团队内部启动早打卡、晚汇报制度,相互督促激励。至今,黄敏还每天早上5点40分左右准时在公司销售人员群里打卡,同事们最晚的也在6点就起床打卡了。在这个制度激励下,陈婷婷的精神面貌马上得到改善,工作也很快有了进展。2016年,她的个人订单超过千万元。

2017年加入团队的卢君丽,非常勤奋,每天早上6点之前起床,6点半就出门了,家人还鞭策她:“怎么起那么晚?我们4点多就已经下地干活了。”卢君丽身勤,能把项目跑回来,但对技术和商务不太在行。黄敏就建议她采取团队作战的方式,把项目谈回来后,技术人员和商务人员马上跟进,各自发挥长处,同时鼓励卢君丽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学习,提升自我,她也很快得到进步。

退伍军人夏鹏,刚加入团队时不太善于向客户推介自己,黄敏就带着他一起去见客户,展示盛隆,推介夏鹏。最终顺利拿下那个项目,坚定了夏鹏在盛隆发展的信念,他也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和谈判技巧,2018年一举成为“千万订单英雄”。

“我们对未来更有信心。”黄敏说,从传统配电柜到集团最新的智能用电新商品,从一个商品到设计、设备、施工的全产业链,行业发展越来越好,集团发展越来越好,她也会为盛隆作出更大贡献,做好传帮带工作,让北京九公司和公司同事们,都越来越好。

 

分享:

上一篇: 转自楚天都市报:ky体育北京创业七公司总裁刘吉...

下一篇: 转自楚天都市报:ky体育北京创业八公司总裁邓建...

c2018 版权所有 ky体育
公网安备11022800129 京ICP备15047605号